珠寶網上銷售問題頻出
作者: 文章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本站發布時間:2007-05-10 00:00
1226
????陳蘭琴 每日經濟新聞nn 隨著電子商務的日漸趨熱,珠寶首飾網上銷售份額以成倍的復利遞增方式迅速搶占市場分額,但是珠寶網絡銷售的相關法律法規還處于空白狀態,業內存在諸多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都已意識到問題的存在,4月份,上海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對珠寶行業進行抽查,珠寶網絡銷售商是抽查重點之一,“像九鉆等一些珠寶網絡銷售商家都被檢查了進貨發票,5月份可能會重點抽查珠寶的合格證書。”他表示,有關部門的一系列動作將引發業內洗牌,從而淘汰一批存在不規范問題的小企業。nn 21世紀珠寶網的負責人表示,去年21世紀珠寶網通過世紀珠寶直銷網完成B2C業績的六倍復利遞增。目前包括九鉆、淘寶等C2C網站的鉆石、翡翠銷售都依托網絡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據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官方數據顯示,2006年上海市珠寶首飾消費總額逾160億元,據保守估計,其中有5%的份額被各類網絡銷售瓜分。nn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珠寶網絡銷售在中國發展時間不長,目前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C2C網站上對品牌的侵害和冒用問題很嚴重,僅淘寶一個平臺上冒名使用21gem、世紀珠寶品牌,盜用21gem商品圖片、冒稱21gem外地辦事處或上海寶協旗下主辦的的個人賣家多達20余家。”nn 珠寶網絡銷售四大問題 nn 另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珠寶網絡銷售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價格誤導問題,一顆50分D,VS1的鉆石批發成本已經超過13000元,但是某些網站卻以9000多元的價格在網上掛牌,消費者打進電話訊價,會被告知該粒鉆石已出售,建議換另一粒,類似于房產黑中介的操作模式。nn 問題之二是不規范的國際證書。網上銷售裸鉆很多是英文證書,某些國外證書和國內證書存在嚴重的級別差問題,這些證書大多通過鉆石交易所以外的非正規途徑進入中國,這個問題急待規范。問題之三是專業背景和誠信度問題。網上珠寶銷售目前還是以小公司和個人賣家為多,專業背景根本無從談起,很多就是外行介入,對銷售的產品不具備鑒別能力,誠信度也很難保證。nn 此外還有偷逃國家稅收和走私販私問題。鉆石作為特種消費品,國家指定上海鉆石交易所為唯一合法進出口單位,所有鉆石源頭發票均來源于上海鉆石交易所,沒有源發票的鉆石定性為走私、販私,因為網絡消費的隱蔽性,為走私販私提供了一片適合的土壤。 nn
注: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