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假期一到,不少消費者就進入了買買買模式,為自己和家人配置各式嶄新的物品,但有一種二手物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那就是二手書,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加入到淘舊書的行列中。但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在線上購買二手書時遭遇騙局,最終導致錢貨兩空,而這并非個例,匯錢不發(fā)貨、盜版冒充正版等情況均不時發(fā)生,這反映出線上二手書市場熱度不斷攀升的背后,隱形騙局層出不窮。

適逢假期銷量增兩成
在剛剛結束的春節(jié)長假里,消費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其中對于喜愛閱讀的人而言,也紛紛趁著假期有充足的時間來選購自己心儀的圖書。但與其他消費大多只關注新品不同,不少讀者在購買圖書時也將目光瞄向二手書。
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針對市場上對于二手書的購買需求,為了更加便捷地實現交易,除線下的舊書市場、二手書書店外,更多交易已轉移至線上互聯網平臺,不僅包括論壇、貼吧等社交網站均出現關于出售二手書的帖子,現階段國內還已經出現多個專門的二手書交易平臺,如孔夫子舊書網、有路網等,與此同時還有創(chuàng)業(yè)者將二手書交易作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接連設計推出交易平臺或提供相關服務。
“原本以為春節(jié)長假并不會有太高的銷售量,但后來發(fā)現不少讀者都選擇在假期內咨詢、選購二手書,其中不乏一些學生,尤其是大學生,不光是前來詢問教科書,還會買小說、文學等類別的圖書,最終大概統(tǒng)計一下,這個假期店內銷量增加了兩成”,經營線上二手書店的田天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在讀者看來,雖然二手書此前經過他人之手,但相較新書,部分二手書的價格更加便宜,能以更低的價格實現閱讀,此外選購二手書也能成為一個淘寶的過程,能找到已經絕版不再印刷的圖書,滿足讀者對于高品質閱讀或是收藏的需求。但隨著“淘書”熱度的持續(xù)走高,一些不法賣家也盯上這一市場,通過使用一些方式或手段導致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
轉賬后賣家玩“失蹤”
據消費者吳先生描述,春節(jié)放假前夕瀏覽貼吧時,看見一則出售二手書的帖子,既有圖片也有文字介紹,通過仔細瀏覽,對其中的《魯迅全集》較感興趣,雖然不是全套,但從圖片看質量和品相都還可以,于是聯系賣方詢問價格,對方表示5本一共180元。經過短時間的思考,吳先生決定購買該書,隨后添加賣方的微信進行轉賬。
但在完成轉賬后,吳先生卻遲遲收不到賣方發(fā)貨的信息。開始賣方表示,由于目前自己正在外出,需要兩天后才能通過快遞發(fā)貨。但兩天時間過去后,賣方仍未發(fā)貨,吳先生與賣方聯系后,賣方則又表示,因為春節(jié)放假快速公司不能到自己這邊上門取貨,得等到大年初七才能發(fā)貨。對于該理由,吳先生有所懷疑并擔心自己是否被騙,但隨后因為當時確實處于春節(jié)假期,因此懷疑又被逐漸打消。直至大年初六,吳先生提醒賣方第二天發(fā)貨,通過微信向對方發(fā)信息,但賣方遲遲沒有回復。等到大年初八時,一直沒有收到發(fā)貨信息的吳先生想再次通過微信與賣方聯系,卻發(fā)現自己已被對方拉黑,撥打對方電話也沒有人接聽。終于,吳先生確認自己被騙,且錢貨兩空。
隨后吳先生通過在相關平臺查詢發(fā)現,賣方并非第一次玩轉賬后就“失蹤”的把戲。有網友表示,該賣方此前在舊書吧等其他貼吧、論壇網站上也發(fā)布過售賣二手書的帖子,最后都是收到轉賬后就消失了,無法聯系上對方,而售書的帖子隨后也被其刪除。
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發(fā)現,在眾多二手書交易騙局中,吳先生遇到的匯錢后賣家就消失不見的情況最為普遍,不少不法賣家均是通過這一方式欺騙消費者的金錢,且消費者難以追回自己的損失。
假貨充數概不退款
除了玩“失蹤”的把戲外,還有一些騙局則是將訂單中的貨物進行對調,或以盜版書冒充,或以其他圖書頂數,且此類騙局大多針對的是一些數量較少或是絕版不再印刷、具有一定價值的二手圖書。
鄧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自己一直都很想閱讀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加繆全集》,但這一版本的圖書數量很少,因此決定通過二手書平臺尋找該書。其中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發(fā)現不少該版本的《加繆全集》,但價格不一,一般在200元左右,最高的能達到近600元。通過搜索發(fā)現有一個第三方賣家的售價較為便宜,只有140元,于是被吸引,與對方添加微信商談并進行微信轉賬。
轉賬后不久,鄧女士收到賣方寄來的圖書,但鄧女士發(fā)現,雖然該書有完整的外包裝,但打開包裝后可以發(fā)現,紙質、排版等均與此前了解的正版書不符。隨后通過查詢該書背后的書號發(fā)現,書號也與圖書內容不符,這意味著賣家寄來的是一本盜版圖書,并非正版圖書。基于該情況,鄧女士通過微信與賣方理論,稱該書為盜版,希望對方能夠退貨,可賣方卻以“你怎么計較這么多”進行回復,同時表示自己概不退貨,只能換等價的其他圖書。此后鄧女士再與賣方進行交涉溝通,對方將鄧女士拉黑,使得鄧女士無法聯系上賣方。
面對這一情況,鄧女士也曾試圖通過孔夫子舊書網進行相應的維權,但由于鄧女士與賣方是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實現交易,孔夫子舊書網對于此類私下交易的方式并不負責。因此,鄧女士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降低風險選擇正規(guī)交易渠道
現階段二手書線上交易的騙局屢屢出現,侵害了不少消費者的權益,這既與市場熱度持續(xù)攀升有關,同時也代表二手書的線上交易仍存在漏洞,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
出版人夏全表示,從目前觀察到的交易騙局可以發(fā)現,不僅反映出市場存在的漏洞,也反映出消費者防范意識有待加強。大多數被騙的消費者均是通過非正規(guī)的購買渠道選購二手書,僅是一則帖子或是消息就與對方聯系,導致自身的權益受到損害。此外,部分選擇正規(guī)平臺卻也遇到騙局的消費者,則是在交易過程中選擇與賣方進行私下交易,而這類交易難以受到平臺的監(jiān)管,使得問題發(fā)生后消費者無法進行維權。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不法分子為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往往會把銷售價格設置得相對較低,甚至是比市場價格還要低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使其陷入布下的陷阱。在法律界人士看來,消費者在選購二手書時,需要選擇正規(guī)的渠道進行購買,同時避免進行私下交易,而在交易過程中注意保管好與賣方之間的交流信息和付款憑證,尤其是關于圖書的詳細信息;而對于二手書交易平臺,在確認第三方商家入駐時也需進行嚴格把關,設定審核措施,一旦發(fā)現存在詐騙情況,要進行相應處罰或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