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專項打擊知識產權犯罪 互聯網為重點
作者: 文章來源: 千龍網 本站發布時間:2006-04-03 00:00
1386
nn????2006年,中國公安機關將主動履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職責,實施“全程打擊”“精確打擊”的執法戰略,建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全新工作格局。這是記者昨日在上海結束的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上獲悉的。nn????為期兩天的會議由公安部、中國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聯合主辦。來自國際刑警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盟,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政府和執法機構的官員和專家出席。nn????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表示,2006 年,公安部成立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協調領導小組,部署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山鷹2號”專項行動,將依法及時、準確地偵破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同時,公安部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指揮機制,職責明確、銜接緊密的配合機制,溝通便捷、運轉高效的協作機制,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工作。這次論壇上,中國公安機關與各個國家、各相關部門增進理解,達成共識,共同采取務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攜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nn????與會代表一致通過了《上海宣言》。宣言倡導各國執法機構、工商界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共同制定更加適宜的合作策略和計劃,攜手應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這一全球化問題。包括加強線索通報和情報交換,對跨國、跨地區犯罪活動實施精確打擊和全程打擊;針對重大跨國(境)犯罪活動,合作開展“控制下交付”戰略,摧毀生產、儲運、進出口、銷售等各個環節和整個跨國犯罪網絡,建立聯合打擊跨國(境)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國際合作格局;加強對可用于制造侵權商品的生產設備進行跟蹤備案,從源頭上減少和杜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的發生;建立各國執法機構之間的聯絡制度,積極開展協助調查取證、通報犯罪線索、交流信息情報、提供司法協助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打擊跨國跨境侵犯知識產權犯罪。nn政策重點nn專項打擊瞄準網絡售假及盜版nn公安部表示互聯網侵權是今年打擊重點nn本報綜合報道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在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上介紹,今年中國將繼續開展打擊知識產權犯罪專項行動,其重點將放在打擊網絡販賣假冒商品、盜版制品犯罪。nn????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05年,全國公安機關協助有關部門查處55起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盜版制品等案件,嚴厲打擊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另外,配合國家版權局等部門查處行政案件126起,接受相關部門移送的刑事案件18起,主動發現立案偵查的刑事案件47起。nn????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認為,當前,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類型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利用互聯網實施傳統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如利用互聯網銷售侵權商品,包括假冒知名商標藥品、農資、煙草,盜版光盤等;利用互聯網銷售侵權作品電子版。如電子圖書、MP3、電影、軟件等。二是信息網絡技術給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帶來了新的類型,主要包括架設侵權網絡應用服務,繞過電子信息和應用程序保護技術措施等。專利權犯罪在信息網絡技術領域也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如侵犯軟件專利權。nn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繼續組織專項打擊行動。通過網上違法犯罪舉報網站廣泛搜集案件線索。nn中國公布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十大案件nn公安部在2006中國知識產權刑事保護論壇公布了近年來中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十大案件。nn●四川唐光烈制售假酒案nn●福建林遠景假冒品牌運動鞋案nn●江蘇李亞德假冒化妝品案nn●天津米大全利用互聯網販賣假藥案nn●天津、廣東賴壽強制售假酒案nn●天津、河南“越洋行動”查獲制售假藥案nn●上海趙維倫等人銷售假冒汽車配件案nn●安徽沈建韜等人生產假冒鉛筆案nn●上海張挺群銷售假冒香煙案nn●上海游塘存侵犯著作權案nn新聞背景nn五年來中國破獲6700余起侵權案nn統計顯示,目前全球假冒盜版產品的交易量占世界貿易總額的6%;國際市場上超過10%的藥品是假冒的,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更高達25%;甚至在飛機零部件中,也有2%是假冒產品。nn近年來,中國在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公安機關自2000年至2005年,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6700余起,緝捕犯罪嫌疑人9300余人,涉案總價值近35億元,對試圖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法分子產生巨大威懾力。nn與此同時,中國已建立了包括刑事執法保護在內的、比較健全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保護機制。除侵犯專利罪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刑罰幅度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以外,其他5種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最高均可處7年有期徒刑。同時,對所有這些犯罪,均可單處或者并處罰金。n
注:本文轉載自千龍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